2024年行政诉讼一审的审理流程是什么样的?

我跟政府部门有点纠纷,打算走行政诉讼。我想知道2024年行政诉讼一审的审理流程是怎样的,每个阶段都要做些什么,我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应对措施,避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张凯执业律师

行政诉讼一审审理流程是当事人解决与行政机关纠纷的法定程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2024年行政诉讼一审的审理流程:


起诉阶段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需要符合一定条件,比如原告是符合本法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受理阶段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审理前的准备阶段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此外,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开庭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又可细分为几个小环节。首先是庭审开始,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然后是法庭调查,其顺序为: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宣读鉴定意见;宣读勘验笔录。接着是法庭辩论,按原告、被告、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顺序依次发言、互相辩论。最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判决阶段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一审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一般是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了解行政诉讼一审审理流程,能让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更加从容应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