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民法典合同编对公平原则的规定有哪些?

我在和别人签合同的时候,总担心合同条款对自己不利,想知道民法典合同编里对于公平原则是怎么规定的,这样我签合同时就能心里有数,看看条款是不是公平合理,避免自己权益受损。
张凯执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中公平原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它贯穿于合同从订立到履行的全过程,对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交易的公平公正起着关键作用。以下将详细介绍民法典合同编对公平原则的相关规定。首先,在合同订立阶段,公平原则体现在《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该条款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这意味着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不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制定对对方明显不利的条款。比如,一些商家在提供的合同格式条款中,设置不合理的免责条款,免除自己的主要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这种做法就违反了公平原则。其次,在合同履行阶段,公平原则也有体现。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这就是所谓的情势变更原则,当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会导致一方当事人利益严重受损时,为了维护公平,可以对合同进行变更或解除。此外,在合同的解释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面,公平原则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合同条款存在歧义时,应当按照公平原则进行解释,以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在确定违约责任时,也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合理确定违约方应承担的责任,不能让违约方承担过重或者过轻的责任。总之,民法典合同编通过一系列的规定,将公平原则贯彻始终,保障了合同当事人在合同关系中的公平地位和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