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法典对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哪些规定?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民法典里有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个概念,但不太清楚具体规定。想知道在2024年的民法典中,对于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怎么规定的,适用在哪些情况,能帮忙解释一下吗?
张凯执业律师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不管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其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就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原则的目的在于合理分配风险,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者,使他们能得到及时的赔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不少条款体现了无过错责任原则。


首先是产品责任方面。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并导致了他人损害,生产者就不能以自己没有过错来免责。比如,消费者购买到有质量问题的电器,因电器漏电受伤,此时不管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尽到了注意义务,都要对消费者的损害负责。这是为了促使生产者更加严格地把控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案件中,由于损害后果往往具有长期性、潜伏性和复杂性,受害者很难证明侵权人的过错。所以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存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并造成损害的事实,侵权人就要承担责任。例如,工厂排放污染物导致周边居民身体受到伤害,工厂不能以自己在生产过程中已经采取了一定的环保措施为由来免除责任。


高度危险责任也是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重要领域。《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六条规定,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像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等高度危险作业,如果造成了他人损害,作业者不能以自己没有过错来抗辩。这是因为高度危险作业本身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即使作业者尽到了最大的注意义务,也可能无法完全避免损害的发生。所以让作业者承担无过错责任,有助于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受害者的利益。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同样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例如,狗主人饲养的狗咬伤了路人,一般情况下狗主人要承担赔偿责任,除非能证明路人有故意逗狗等重大过失行为。


综上所述,《民法典》在多个领域规定了无过错责任原则,这对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当遇到相关的侵权纠纷时,受害者可以依据这些规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