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民法典中解除合同前是否需要履行催告程序?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对方一直没按约定履行义务,我想解除合同。但不太清楚在2024年民法典的规定下,解除合同前是不是一定要先履行催告程序,不催告直接解除行不行,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要求。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2024年《民法典》中解除合同前是否需要履行催告程序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合同解除的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合同解除,催告程序的要求也不同。 合同解除主要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通过协商一致或者事先在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催告以及催告的方式、期限等,完全由当事人自行约定。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解除合同无需催告,那么就可以按照约定直接解除合同。例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中约定若乙方连续两个月未支付租金,甲方无需催告即可解除合同。当乙方真的连续两个月未支付租金时,甲方就可以依照约定直接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则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了法定解除的几种情形。其中,在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的情况下,需要区分两种情况。如果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这就意味着在这种情形下,催告是解除合同的前置程序。比如,甲向乙订购一批货物,约定了交货时间,但乙到期未交货,甲催告乙在10天内交货,乙在10天后仍未交货,此时甲就可以解除合同。 然而,如果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不经催告直接解除合同。例如,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演出合同,约定乙在特定日期为甲进行演出,但乙在演出前明确表示不能参加演出,这种情况下甲无需催告就可以直接解除合同。 综上所述,在2024年《民法典》框架下,解除合同前是否需要履行催告程序,要根据合同解除的类型以及具体的情形来判断。在约定解除中,遵循当事人的约定;在法定解除中,要根据违约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来确定是否需要催告。所以,当遇到合同解除的问题时,当事人需要仔细分析具体情况,准确适用法律规定,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