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法典中租赁期限届满承租人返还租赁物有什么规定?

我租了一套房子,租赁合同快到期了。我想知道按照2024年民法典的规定,租赁期限到了之后,我返还租赁物得遵循啥要求呢?需不需要把房子恢复成刚租时的样子,有没有啥特殊情况之类的。
张凯执业律师

在2024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租赁期限届满承租人返还租赁物作出了明确规定。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三条规定:“租赁期限届满,承租人应当返还租赁物。返还的租赁物应当符合按照约定或者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后的状态。”这意味着,当租赁期限结束时,承租人有义务将租赁物归还给出租人。而且,返还的租赁物应保持合理的使用状态。所谓“按照约定”,就是说如果在租赁合同里双方明确约定了租赁物返还时的具体状态,那么承租人就得按照这个约定来返还。例如,合同约定租赁房屋到期时要保证墙面干净无明显污渍,那承租人就需要在返还房屋前将墙面清理干净。


而“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后的状态”,指的是考虑到租赁物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的磨损和损耗。比如,一辆汽车在租赁期间正常行驶,会有一些正常的磨损,只要这种磨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就不能要求承租人将汽车恢复到全新的状态。承租人只需要保证汽车在返还时能够正常使用,并且没有超出合理范围的损坏即可。


如果承租人没有按照规定返还租赁物,或者返还的租赁物不符合约定或合理使用后的状态,就可能构成违约。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出租人有权要求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形式可能包括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例如,如果承租人损坏了租赁房屋的家具,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赔偿家具的修复费用或者购买新家具的费用。


此外,如果在租赁期间,承租人对租赁物进行了改善或者增设了他物,需要看是否经过了出租人的同意。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五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设他物。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设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请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也就是说,如果经过出租人同意的改善或增设,在租赁期限届满时,可能需要根据双方的约定来处理;如果未经同意,出租人有权要求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租赁期限届满返还租赁物的问题,承租人和出租人最好先仔细查看租赁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如果对返还租赁物的状态等问题存在争议,双方可以先进行友好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