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刑法中非法出售野生动物罪的判罪标准是什么?

我前段时间听说有人因为非法出售野生动物被抓了,我不太清楚这个罪名。我自己平时也比较喜欢关注野生动物相关的事情,就想了解一下在2024年的刑法里,非法出售野生动物罪的判罪标准到底是怎样的,想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认定为这个罪。
张凯执业律师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非法出售野生动物罪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罪名,它旨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下面为您详细介绍2024年刑法中该罪的判罪标准。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非法出售野生动物。简单来说,非法出售是指未经许可,擅自将野生动物卖给他人,以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这里的野生动物,既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也涵盖了一些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普通野生动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司法实践中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出售的野生动物数量,出售的野生动物的濒危程度,以及非法获利的金额等。如果出售的是数量较多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非法获利巨大,通常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


另外,对于非法出售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违反本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持有合法来源证明出售、利用、运输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野生动物,并处野生动物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在判断是否构成非法出售野生动物罪时,还需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如果行为人不知道自己出售的是野生动物,或者是由于误解等原因导致的出售行为,可能不构成此罪。但如果行为人明知是野生动物而故意出售,那么就会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


总之,非法出售野生动物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对野生动物资源造成破坏,也会影响生态平衡。大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共同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