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判刑标准是多少年?

我在关注法律知识时,对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很感兴趣。想知道在2024年,要是有人犯了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会被判多少年呢?我想了解这个罪名具体的量刑标准,以便自己更好地理解法律对于这类行为的约束。
张凯执业律师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通俗来讲,就是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的工作过程中,因为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给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三款有明确规定,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重大损失”和“特别重大损失”的界定,虽然法律没有直接给出具体标准,但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因为失职行为导致当事人的财产损失达到一定的数额,或者造成当事人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生活陷入严重困难等情形。


举例来说,如果执行人员在执行一起经济纠纷案件的判决时,明明有能力执行,但却因为疏忽大意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申请人的几百万元债权无法实现,给申请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那么该执行人员就可能被认定构成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


司法工作人员肩负着维护法律公正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使命。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设立,就是为了督促司法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每一个判决、裁定都能得到公正、有效的执行。对于犯此罪的人员,会根据其失职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按照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进行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