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刑法中盗窃危险物质罪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我朋友因一时糊涂盗窃了危险物质,我很担心他会受到严重的处罚。我想了解一下在2024年的刑法里,盗窃危险物质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是根据盗窃的物质种类、数量,还是造成的后果来量刑呢?
张凯执业律师

盗窃危险物质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在理解2024年刑法中该罪的量刑标准之前,我们先明确什么是危险物质。危险物质主要包括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被非法获取,可能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该条第一款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那么,如何判断“情节严重”呢?一般来说,情节严重主要考虑盗窃危险物质的数量、种类、造成的后果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例如,如果盗窃的危险物质数量较大,或者这些危险物质一旦泄漏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就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再比如,因为盗窃危险物质导致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者引发社会恐慌等后果,也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


此外,第二款还规定了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和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表明,如果盗窃的危险物质来源是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由于其性质更为恶劣,量刑也会更重。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综合考虑各种具体情况来确定最终的量刑。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都会对量刑产生影响。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盗窃行为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总之,盗窃危险物质罪是一种性质恶劣的犯罪行为,其量刑标准会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和造成的后果来确定。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守法律,不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