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员说话感觉不想让当事人来仲裁该怎么办?

我去参加仲裁,仲裁员说话的态度和表达的意思,让我感觉他不想让我来仲裁。我现在很困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我该如何应对,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解决办法。
张凯执业律师

当你在仲裁过程中,感觉仲裁员说话不想让当事人来仲裁时,这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和不安。下面从几个方面为你详细分析及提供解决办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仲裁的基本概念。仲裁是一种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途径,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员的职责是公正、公平地审理案件,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三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仲裁员应当符合一定的条件,包括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等,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仲裁员能够胜任工作,公正裁决。


如果仲裁员说话给你不想让当事人来仲裁的感觉,可能存在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可能是误解。有时候仲裁员可能表达不够恰当或者由于语言习惯等问题,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这个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尝试与仲裁员进行沟通,以平和、理性的方式表达你对他话语的理解,询问他是否是这个意思。这样既能消除误解,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仲裁氛围。


另一种情况,如果仲裁员确实存在不公正的态度或行为,不想让当事人来仲裁,这是违反仲裁员职业道德和相关规定的。《仲裁员行为准则》明确要求仲裁员保持中立、公正,不得有偏见或歧视。你可以向仲裁机构反映情况。一般仲裁机构都有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会对仲裁员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你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比如仲裁过程中的记录、录音(如果事先经过允许)等,以便仲裁机构能够准确了解情况。


此外,如果仲裁员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仲裁的公正性,你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在仲裁裁决作出后,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该条规定了多种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包括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等。


总之,遇到仲裁员说话感觉不想让当事人来仲裁的情况,不要慌张,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