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产权房子有保障吗?

我想买套小产权房,价格比商品房便宜不少。但身边人都说小产权房没保障,我心里挺纠结的。我就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现在的小产权房子到底有没有保障啊?要是买了会有啥风险不?
张凯执业律师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相关证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所以也叫做“乡产权房”。


从法律层面来看,小产权房的权益保障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小产权房建设在集体土地上,其交易违反了这一规定。这就意味着小产权房无法像商品房那样拥有合法合规的产权证书。没有产权证书,购房者就无法证明自己对房屋的合法所有权,一旦遇到房屋纠纷或者拆迁等情况,购房者的权益很难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在交易方面,小产权房的买卖存在很大风险。因为小产权房不能在房地产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其买卖交易不受法律认可和保护。当购房者购买小产权房后,如果卖方反悔,或者出现其他争议,购房者很难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购房权益。例如,卖方可能以合同无效为由,要求收回房屋,而法院很可能会判定该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购房者只能收回购房款,无法获得房屋增值部分的收益。


从后续权益来看,小产权房的业主在很多方面会受到限制。比如,小产权房不能进行抵押融资,这对于需要资金周转的业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阻碍。而且,小产权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往往也无法得到保障,因为其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在物业管理方面,也可能存在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小产权房虽然价格相对较低,但从法律保障和长远利益来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购房者在面对小产权房时,需要谨慎考虑,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潜在风险,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希望获得稳定、有保障的住房权益,购买符合法律规定、产权清晰的商品房仍然是更为可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