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特困五保户分户是否有补助?
残疾特困五保户分户是否有补助是许多面临此类情况的人关心的问题。下面将从相关概念和法律依据两方面为您解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概念。残疾特困人员是指持有残疾证,同时生活困难、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人。五保户则是享受“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为保教)”这五项保障的农村居民。而分户是指从原有的户籍中独立出来,成立新的户籍。
在法律依据方面,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同时,该办法第十五条明确,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包括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
对于残疾特困五保户分户后是否有补助,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如果分户后仍然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那么是可以继续享受相关补助的。因为补助的核心依据是个人的生活状况是否符合特困人员的标准,而不是户籍的状态。比如,您分户后依然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并且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还是无履行义务能力,那么就不影响您继续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
不过,在 实际操作中,分户可能会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评估产生一定影响。相关部门会重新审核您的家庭收入、财产等情况。如果分户后您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不再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那么可能就无法继续享受补助了。例如,分户后您获得了一定的财产或者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就可能不符合特困人员的标准。
所以,残疾特困五保户分户后能否有补助,取决于分户后的个人经济状况是否仍然符合特困人员供养的条件。如果您有分户的打算,建议提前向当地的民政部门咨询具体的政策和办理流程,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