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第三方证明的口头协议是否有效?

我和别人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当时有第三方在场能证明。现在对方不承认这个协议了,我想知道有第三方证明的情况下,这个口头协议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呢?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有第三方证明的口头协议是否有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口头协议的概念。口头协议,就是双方通过口头交流的方式,达成的一种约定,没有形成书面的文件。这种协议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在菜市场买菜和摊主约定好价格,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口头协议。



从法律层面来看,口头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这就明确了口头协议是合同订立的合法形式之一。



然而,口头协议虽然有效,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举证困难。因为没有书面的证据,一旦发生纠纷,很难证明协议的具体内容。这时候,第三方证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第三方证明,就是有与协议无关的人,能够证明双方确实达成了这样一个口头协议。



不过,第三方证明并不是万能的。法院在判断口头协议是否有效时,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会看第三方的身份和与双方的关系。如果第三方与其中一方存在利害关系,比如是一方的亲戚、朋友或者有业务往来,那么其证明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其次,会考察第三方的证明内容是否详细、具体,能否清晰地说明口头协议的主要条款,比如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



此外,还会结合其他相关证据来判断。如果有其他证据能够与第三方的证明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那么口头协议被认定有效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些其他证据可以是双方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交易记录等。



如果有第三方证明的口头协议被认定为有效,那么双方就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比如继续履行协议、赔偿损失等。



总之,有第三方证明的口头协议是有可能有效的,但最终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由法院综合判断。在进行重要的交易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最好还是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