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毒杀人但被害人没死会判几年?

我一时冲动投毒想杀个人,结果那人没死。我特别害怕,不知道这种情况法律会怎么判我,想了解下大概会判几年,心里能有个底,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凯执业律师

投毒杀人但被害人没死这种情况,在法律上主要涉及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判定与量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里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投毒的行为明显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主观故意,符合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构成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未遂犯,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投毒杀人但被害人没死的案件中,由于被害人最终没有死亡,犯罪行为未达到既遂状态,属于故意杀人未遂。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例如投毒的种类、剂量,这关系到投毒行为对被害人生命健康的威胁程度。如果使用的是毒性很强且剂量足以致命的毒药,即使被害人没死,其行为的危险性也较高,量刑可能相对较重。


还有被害人的受伤情况,如果被害人因投毒导致重伤,身体遭受了严重的损害,那么在量刑时也会考虑这一情节。另外,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也很重要,比如犯罪人投毒的动机,是因为一时冲动、矛盾纠纷,还是有预谋、有计划的杀人行为,这些都会影响量刑的轻重。同时,犯罪人在犯罪后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对被害人进行救助、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会对量刑产生影响。如果犯罪人在发现被害人未死后,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或者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些都可能成为从轻处罚的情节。


综上所述,投毒杀人但被害人没死,最终的量刑会在考虑各种因素后,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能会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基础上从轻,也可能在情节较轻的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的量刑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由法院进行综合判断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