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房时买到“凶宅”该怎么处理,判断二手房是否为凶宅的办法有哪些?
在购买二手房时,若不幸买到了“凶宅”,以及了解判断二手房是否为“凶宅”的办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明确“凶宅”在法律上虽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一般指的是曾发生过自杀、他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从法律原则上来说,房屋存在此类特殊情况属于影响房屋交易的重大信息,卖家有义务如实告知买家。这一义务的法律依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该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如实向对方披露相关重要信息。
当买到“凶宅”后,买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卖家故意隐瞒“凶宅”这一重要信息,买家有权依据《民法典》中关于欺诈的规定,请求撤销房屋买卖合同。一旦合同被撤销,卖家需要返还买家已支付的购房款,并承担买家因此遭受的损失,比如购房过程中的税费、中介费等。若买家不选择撤销合同,也可以要求卖家对房屋价值的贬损进行赔偿。因为“凶宅”往往会使房屋的市场价值降低,买家有权就这部分差价获得补偿。
接下来谈谈判断二手房是否为“凶宅”的办法。一是向小区的其他居民打听情况。邻居们长期居住在此,可能知晓房屋过 往发生的事情。不过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轻信一些没有根据的谣言。二是通过网络搜索相关信息。现在互联网信息较为发达,一些重大事件可能会有新闻报道或在网络社区中有所讨论。但同样要注意筛选信息,确保信息来源可靠。三是可以向当地的派出所、居委会等机构询问。这些部门可能掌握着该房屋所在区域的一些治安情况和特殊事件记录。不过,这些机构可能会出于保护隐私等原因,不一定会完全提供相关信息。
总之,在购买二手房时,买家要保持谨慎,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房屋的相关情况,以避免买到“凶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若不幸遇到此类问题,要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