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规定离婚后还能申请补偿吗?
我刚离婚不久,在婚姻里我为家庭付出很多,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和照顾孩子老人的责任。现在我经济上比较困难,想知道在法律上,离婚后还能不能向对方申请补偿呢?
张
✓张凯执业律师
在法律上,离婚后是有可能申请补偿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
首先,我们要了解离婚经济补偿的概念。离婚经济补偿是指在婚姻关系中,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简单来说,就是在婚姻里付出较多的一方,可以在离婚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这里明确了获得补偿的条件和途径。
关于离婚后申请补偿的时间点。一般来说,这种补偿请求应该在离婚时提出。但如果离婚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提出,后续是否还能申请,法律并没有非常明确统一的规定。不过从司法实践来看,如果有合理的理由,比如当时不知道有补偿的权利等,在一定期限内,也可以尝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要申请补偿,还需要满足一些条件。第一,一方在婚姻中确实负担了较多的义务,比如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照顾孩子和老人等。第二,请求补偿的一方要有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付出。比如,可以提供日常家务劳动的记录、照顾老人孩子的相关费用凭证等。
如果双方能够就补偿问题达成协议,那可以按照协议执行。但如果协 议不成,就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审理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婚姻持续时间、双方的经济状况、一方的付出程度等,来确定补偿的具体数额。
综上所述,虽然法律规定了离婚经济补偿制度,但要成功申请补偿,需要符合相应的条件,并通过合适的途径来实现。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