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还能做成人监护人吗?

我和配偶离婚了,但家里有个成年亲属因为某些原因需要监护人。我不太清楚,离婚这种情况会不会影响我成为这个成年亲属的监护人,我想知道从法律上来说,离婚后到底能不能做成人监护人呢?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离婚后能否做成人监护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监护人。监护人,通俗来讲,就是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完全照顾自己的人,在人身和财产等方面进行保护和管理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监护分为法定监护、指定监护等多种形式。对于成年人监护,如果该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其法定监护人首先是配偶,其次是父母、子女等。这里并没有因为离婚就剥夺监护资格的相关规定。也就是说,法定监护的顺序主要考虑的是与被监护人的亲属关系等因素,而非是否处于婚姻状态。


假如在法定监护的情况下,离婚并不必然导致不能成为成人监护人。例如,一个成年人因为疾病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父母年迈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而他离婚的子女有能力且愿意监护,那么该子女依然可以成为其监护人。


除了法定监护,还有指定监护的情况。当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时,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在指定监护的过程中,法院等相关部门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包括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与被监护人的生活联系状况等。离婚本身不是决定能否成为指定监护人的关键因素,关键在于申请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以及是否有利于被监护人的生活和成长等。


另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还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这种意定监护同样没有将离婚作为限制条件。


综上所述,离婚后是有可能做成人监护人的。无论是法定监护、指定监护还是意定监护,重点关注的是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以及是否符合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不是婚姻状态。所以,离婚并不会从根本上阻止一个人成为成人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