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醉驾单位是否可以开除?

我是一名公务员,前段时间因为应酬喝了点酒,开车回家的时候被查出醉驾。我很担心会因此丢掉工作,想知道单位是否可以因为我醉驾就把我开除,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呢?
张凯执业律师

公务员醉驾后单位是否可以将其开除,这需要从法律规定以及实际操作层面来综合分析。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醉驾”的概念。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醉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驾不仅危害公共安全,而且违反了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也就是说,一旦被认定为醉驾,就触犯了刑事法律。


对于公务员而言,他们的行为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约束。该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而第五十九条规定,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同时,《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从上述法律条文可以看出,如果公务员醉驾被依法判处刑罚,单位是可以给予其开除处分的。因为被认定为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判处刑罚,这就触发了给予开除处分的条件。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单位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实施开除处分。虽然法律赋予了单位开除的权力,但单位可能会综合考虑公务员平时的工作表现、醉驾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等因素。例如,如果该公务员平时工作表现优秀,此次醉驾未造成严重的实际损害后果,单位可能会在权衡利弊后,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做出相对合理的处分决定。但总体来说,公务员醉驾面临被单位开除的风险是非常高的。


综上所述,公务员醉驾后单位有权力将其开除。为了自身的职业前途和公共安全,公务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醉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