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法院执行后可以撤销吗?

我之前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可现在对方主动和我协商,愿意履行义务,我就不想再让法院执行了。我想知道,我申请法院执行之后还能不能撤销呢?撤销之后会有什么影响吗?
张凯执业律师

在法律层面,申请法院执行后是可以撤销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申请法院执行的撤销。当申请人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后,在执行程序结束之前,申请人可以基于自身意愿,向法院表示撤回该执行申请,这就是申请法院执行的撤销。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虽然法条未直接提及申请人主动撤销执行申请的情况,但在司法实践中,申请人撤销执行申请是被允许的,它属于“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申请人撤销执行申请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比如,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像在债务纠纷中,债务人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债务,债权人同意后便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执行。又或者是申请人自身考虑到执行成本、时间等因素,觉得继续执行不划算,也可能会选择撤销执行申请。


申请撤销执行申请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来说,申请人需要向法院提交书面的撤销申请,明确表达自己撤销执行申请的意愿和理由。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符合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就会裁定终结执行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撤销执行申请后,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执行程序终结,法院停止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不过,申请人撤销执行申请并不意味着其丧失了再次申请执行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在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申请人仍可以再次向法院申请执行。例如,之前申请执行的时效是两年,在这两年内,若出现新的情况,符合执行条件,申请人依然能重新启动执行程序。


综上所述,申请法院执行后是可以撤销的,但在决定撤销之前,申请人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并且要清楚撤销执行申请所带来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