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了定金但没签合同,定金可以退吗?

我之前付了一笔定金给商家,当时说好了之后签合同,但是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不想合作了,而且也还没签合同。我就想问问,这种情况下我付的定金能不能退回来啊?心里很没底,希望懂法律的能给我讲讲。
张凯执业律师

在日常生活中,定金是一种常见的担保方式。简单来说,定金就是为了保证合同能够顺利履行,一方预先支付给另一方一定数额的金钱。当付了定金但没签合同,定金是否能退,需要分情况来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如果是给付定金的一方不想继续履行后续的合同了,也就是违约的情况。例如,你在购买房产时,交了定金,之后因为自己突然不想买了,这就属于你这方违约。按照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你就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因为定金的作用之一就是约束双方履行合同,如果随意毁约,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而要是收受定金的一方出现问题,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比如商家收了定金后,却无法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这时候商家就构成违约,按照法律规定,商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也就是说,假如你交了1万元定金,商家违约后,就需要返还给你2万元。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双方对于合同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导致最终没签成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双方都没有主观上的违约故意,所以定金应当返还给给付定金的一方。比如在签订购房合同的时候,对于房屋的交付时间、质量标准等重要条款,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最终没签合同,这时定金就应该退还。


此外,如果在付定金时,双方没有明确约定这笔钱是定金,或者虽然付了钱,但没有相关的书面证据证明是定金性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上可能不会按照定金的规则来处理,给付方有可能要求返还所支付的款项。所以,在支付定金时,一定要注意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定金的性质、金额、退还条件等重要内容,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