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犯罪责任是否可以转让?

我之前和别人有矛盾,对方让我干了件违法的事,现在事情败露了,对方说他来承担责任,让我别担心。我想知道违法犯罪责任真的能转让吗?我会不会还是要受处罚?
张凯执业律师

违法犯罪责任能否转让是一个严肃且需要依据法律明确界定的问题。下面将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违法犯罪责任。违法责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犯罪责任则是更为严重的,当行为触犯了刑法,构成犯罪时所必须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简单来说,就是做了法律不允许的事,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从法律的基本原则来看,违法犯罪责任具有不可转让性。这是因为法律责任是基于特定主体的违法行为而产生的,它与违法犯罪者的行为和主观过错紧密相连。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众多条文体现了这一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例,刑法的适用是针对具体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例如,根据刑法的罪责自负原则,谁实施了犯罪行为,谁就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不允许他人替代承担。比如,张三实施了盗窃行为,那么就应当由张三自己来承担因盗窃所产生的刑事法律后果,不能让李四来替他承担。


再从民事法律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规定了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是实施侵权行为的人。如果王五侵犯了赵六的合法权益,那么王五就要对赵六进行赔偿等,不能随意将这个责任转嫁给他人。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试图转让违法犯罪责任的情况,但这些行为都是不被法律认可的。例如,一些人试图通过伪造证据、作伪证等方式让他人顶罪,这种行为不仅不能实现责任的转让,还会让顶罪者和试图逃避责任的人都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顶罪者可能会构成包庇罪,而试图逃避责任的人则会因为妨碍司法公正而受到加重处罚。


综上所述,违法犯罪责任是不可以转让的。每个人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存在违法行为,就应当积极面对,配合司法机关的处理,而不是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逃避责任。否则,不仅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还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不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