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故意杀人是否可以判终身监禁?
在探讨未成年故意杀人是否可以判终身监禁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法律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终身监禁”的概念。终身监禁并非我国刑法中的法定刑种,它是在《刑法修正案(九)》针对贪污罪、受贿罪增设的一种刑罚执行措施,主要针对那些犯罪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也就是说,终身监禁目前仅适用于贪污、受贿犯罪,并不适用于其他犯罪类型,包括故意杀人罪。
其次,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国法律有着特殊的规定和保护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该条还明确规定,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再者,《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由于我国的刑罚体系中,死刑、无期徒 刑、有期徒刑等是有明确阶梯和适用规则的,既然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那么在刑罚适用上,就会遵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原则,一般也不会判处最高刑无期徒刑。即使是故意杀人这种严重犯罪,对于未成年人也会综合考虑其年龄、犯罪动机、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多方面因素,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综上所述,从目前我国法律规定来看,未成年故意杀人不会被判处终身监禁。因为终身监禁仅适用于特定的贪污、受贿犯罪,且未成年人犯罪在法律上有从轻、减轻处罚以及不适用死刑等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