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加班能否倒扣工资?

我所在的公司经常要求加班,我实在不想加了就拒绝了。结果发工资时发现被倒扣了钱,我想知道公司这么做合不合法,不同意加班到底能不能倒扣工资呢?
张凯执业律师

在工作中,劳动者常常会遇到加班相关的问题,其中一个常见的困惑就是不同意加班是否会被倒扣工资。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加班”指的是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正常工作时间后,额外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的行为。而“倒扣工资”则是指用人单位在未经过法定程序或合理理由的情况下,直接从劳动者应得工资中扣除一定金额。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必须与劳动者协商,劳动者有权利拒绝不合理的加班安排。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里的“克扣”工资指的是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而不同意加班并非劳动者的过错,更不是用人单位可以克扣工资的合法理由。 从法律角度来看,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安排的加班有自主决定是否同意的权利。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加班,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由倒扣工资。因为加班并非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下,如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等,用人单位才可以直接安排加班,且也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 那么,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法律规定,倒扣了不同意加班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劳动者可以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要求其补发被扣除的工资。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理。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工资克扣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以各种理由试图规避法律责任,比如以绩效、奖金等名义变相克扣工资。劳动者要学会识别这些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用人单位可能会在绩效考核制度中设置不合理的加班指标,以劳动者未完成加班任务为由降低其绩效评分,从而减少工资发放。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明自己的正常工作表现和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行为。 综上所述,不同意加班,用人单位是不能倒扣工资的。劳动者在面对不合理的加班安排和工资克扣时,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