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财产保全后,财产还能转移成功吗?

我和别人有经济纠纷,已经向法院申请了对对方财产进行保全。但我担心对方还是会想办法把财产转移走,我不太清楚财产保全到底有没有用,进行财产保全后对方的财产还能不能转移成功呢?
张凯执业律师

在了解进行财产保全后财产是否还能转移成功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财产保全这个概念。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这意味着一旦法院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被保全的财产就处于被限制处分的状态。比如,对于房产,会在房产登记部门进行查封登记,限制其过户交易;对于银行账户,会进行冻结,无法进行正常的支取和转账操作。


从法律规定的角度来看,在进行财产保全后,被保全的财产通常是不能转移成功的。因为相关部门会按照法院的要求对财产进行控制,阻止财产的转移。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绕过了正常的程序,或者在财产保全措施执行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转移行为。


如果发现有人在财产保全后试图转移财产,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综上所述,正常情况下进行财产保全后财产是难以转移成功的,法律为财产保全提供了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密切关注财产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法院反映,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