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交社保了能否认定为工龄?

我在上学期间交了社保,现在面临计算工龄的问题,不太清楚上学时交的社保能不能算进工龄里。想知道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这会不会影响我的工作资历和相关福利,所以来咨询一下。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上学时交社保能否认定为工龄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工龄和社保的概念。工龄,简单来说,就是职工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工作时间。它是衡量职工工作年限长短的一个重要指标,与职工的许多权益息息相关,比如工资调整、职称评定、退休待遇等。而社保,即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安全,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




关于上学期间交社保能否认定为工龄,关键在于判断上学期间是否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三十八条规定,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




通常情况下,上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并非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即便在上学期间缴纳了社保,也不符合工龄认定中对于工作时间以及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条件。比如大学生,其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即使通过兼职等方式缴纳了社保,兼职收入一般也难以成为其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所以这种情况下上学期间交社保不能认定为工龄。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是在职人员经过单位批准,脱产到各类学校学习,并且在学习期间单位继续发放工资,同时缴纳社保,那么这段学习时间是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该人员虽然处于学习状态,但本质上与单位仍保持着劳动关系,工资收入依然是其生活的主要来源,符合工龄认定的条件。




综上所述,上学时交社保一般不能认定为工龄,但特殊情况除外。如果你对自己的工龄认定存在疑问,可以向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咨询,他们会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政策进行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