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了五保一金能退吗?
首先,我们通常说的是“五险一金”,其中“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下面来分别说说不工作了它们是否能退。
养老保险方面,一般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是不能提前支取的。不过存在几种特殊情况可以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规定,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另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且不愿意补缴至满十五年享受养老金待遇,也不愿意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确认后,一次性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
医疗保险,其个人账户的钱可以继续使用,比如在定点药店买药等,但通常不能直接退现金。不过部分地区有特殊政策,如果参保人出境定居等情况,可以办理个人账户余额的清退。
失业保险,它是用于保障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只有符合一定条件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而不是直接退已缴纳的费用。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两个险种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费用,也就不存在 退费的问题。它们主要是在职工发生工伤或者生育等情况时提供相应的保障。
住房公积金,在不工作的情况下,如果符合一定条件是可以提取的。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离休、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出境定居的;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综上所述,不工作了“五险一金”的退还情况要根据不同的险种和具体情况来确定,并非都能直接退钱。在考虑退费或者提取相关款项时,一定要按照法律规定和当地的具体政策来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