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签了免责声明但不签劳动合同可以吗?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公司让我签一个免责声明,说签了这个就不用签劳动合同了。我有点担心这样会不会对我不利,想问问从法律角度看,签了免责声明但不签劳动合同到底行不行呢?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劳动者签了免责声明但不签劳动合同是否可行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相关的法律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而免责声明通常是一方为了免除自己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责任而要求另一方签署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这表明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从法律层面来看,即使劳动者签署了免责声明,也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定义务。因为免责声明的内容如果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属于强制性规范,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


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对于劳动者来说,不签订劳动合同会使自己的权益处于不稳定状态。例如,在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没有劳动合同的明确约定,劳动者可能会面临用人单位随意变更劳动条件、拖欠工资等问题。而且,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重要证据。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能会在维权过程中遇到困难。


综上所述,劳动者签了免责声明但不签劳动合同是不行的。劳动者应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