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诬告他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我被人诬告了,对方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四处宣扬我做了坏事,对我的名誉和生活都造成了很大影响。我想了解在《民法典》里,这种诬告他人的行为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呢?
杰
✓杰律特约律师执业律师
在《民法典》中,诬告他人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首先解释一下,这里的诬告指的是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向有关机关或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名誉受损等情况。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如果诬告行为损害了他人名誉,被诬告者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具体来说,可能要承担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停止侵害。当被诬告的人发现自己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可以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诬告行为,比如停止在公众场合传播虚假信息。
二是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侵权人需要在侵权行为造成影响的范围内,以适当方式消除对被诬告者名誉的不良影响,恢复其名誉。例如,如果是在某个微信群里散布的虚假信息,就要在该微信群里澄清事实。
三是赔礼道歉。侵权人应当向被诬告者当面或者以其他公开方式表示歉意,以抚慰被侵权人的精神伤害。
四是赔偿损失。这里的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失比如因名誉受损导致的经济损失,像被单位辞退造成的收入减少等;精神损害赔偿则是对被诬告者因名誉权受侵害而遭受的精神痛苦进行的赔偿。法院会根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 后果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
如果诬告行为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诬告陷害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总之,被诬告者要积极收集相关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