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银行142万还不上会怎样?

我因为生意失败,拖欠了银行142万贷款,现在实在没能力偿还了。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会面临什么后果,银行会采取什么措施,对我的生活和个人信用会有哪些影响,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张凯执业律师

当拖欠银行142万无法偿还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以下为你详细阐述。首先是逾期催收。一旦未能按时还款,银行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催收。在逾期初期,银行可能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还款,告知逾期的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果逾期时间较长,银行可能会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催收。这种催收方式会给欠款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其正常生活。这也在提醒我们,要重视还款日期,避免逾期。其次是产生高额的逾期费用。逾期后,银行会按照合同约定收取逾期利息和滞纳金。逾期利息通常会比正常利息高,滞纳金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随着逾期时间的延长,逾期费用会不断累积,欠款金额会越来越大。例如,原本142万的欠款,可能因为逾期费用的增加,最终需要偿还的金额会远远超过这个数。这就像滚雪球一样,逾期时间越长,负担越重。再者是个人征信受损。银行会将逾期记录上报至征信机构,这会在个人征信报告上留下不良记录。个人征信对于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贷款、信用卡申请、购房、购车等金融活动。一旦征信受损,可能会导致无法获得贷款,或者贷款额度降低、利率提高等问题。而且,不良征信记录在还清欠款后,也会在征信报告上保留一定的时间,对个人的信用形象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另外,银行会采取法律手段追讨欠款。如果经过多次催收仍未还款,银行可能会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银行胜诉,法院会判决欠款人偿还欠款及相应的费用。如果欠款人仍然拒不执行判决,银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依法查询、冻结、划拨欠款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欠款人的财产。在这种情况下,欠款人的财产可能会被强制处置,以偿还银行的欠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这意味着,法院有权力采取多种措施来保障银行的债权。最后,如果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表明,抗拒执行法院判决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总之,拖欠银行142万还不上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果遇到还款困难,建议及时与银行沟通,尝试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避免产生更严重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