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生纠纷该如何处理?

我签了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现在和对方在施工进度、工程款支付上有了分歧,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纠纷。想了解下有哪些处理途径,走哪种途径会比较好,需要注意些什么。
张凯执业律师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是在建筑行业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当遇到这类纠纷时,有多种处理方式可供选择。


首先是协商解决。协商是解决纠纷的首选方式,它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简单、快捷、成本低,并且可以保持双方的合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协商解决就是基于自愿原则,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考虑通过调解解决。调解是指由中立的第三方介入,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促使他们达成和解协议。调解可以由有关部门、机构或个人进行,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调解的优点是可以在相对平和的氛围中解决纠纷,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原则,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合同性质,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仲裁也是一种常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具有专业性、保密性、高效性等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在选择仲裁时,应当注意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包括仲裁事项、仲裁机构等内容必须明确。


最后,如果以上方式都无法解决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通过审判程序解决纠纷的活动。诉讼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法院的判决具有终局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则,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在处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并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应当明确约定纠纷解决方式,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