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先缴费还是先调解?

我有个民事纠纷准备去法院起诉,想知道法院这边是先让我缴纳诉讼费用,还是先进行调解呢?不太清楚这个流程,担心弄错了影响后续处理,希望能了解一下。
张凯执业律师

在法院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关于是先缴费还是先调解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法院调解和诉讼费用缴纳的基本概念。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而诉讼费用是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和支付的费用。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次日起7日内交纳案件受理费。不过,在实践中,很多法院会在立案阶段先进行诉前调解。


诉前调解是指在案件正式立案之前,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这种情况下,由于案件尚未正式立案,所以不需要缴纳诉讼费用。如果诉前调解成功,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案件就不需要进入正式的诉讼程序,也就不存在缴纳诉讼费用的问题。例如,在一些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案件中,法院通常会先尝试进行诉前调解。


但是,如果诉前调解不成功,案件进入正式立案程序,那么原告就需要按照法院的通知缴纳诉讼费用。缴纳诉讼费用是启动正式诉讼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


另外,即使案件已经正式立案,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也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组织调解。此时,诉讼费用已经缴纳,如果调解成功,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也就是说,当事人可以减半缴纳诉讼费用。


综上所述,法院不一定是先缴费还是先调解。可能会先进行诉前调解,调解不成再缴费立案;也可能先立案缴费,然后在诉讼过程中再进行调解。具体的流程会因不同法院的工作安排和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