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书是否具有直接执行的效力?

我之前和别人有纠纷,经过法院调解达成了调解书。现在对方不按照调解书履行义务,我想知道能不能直接拿着调解书去法院要求强制执行呢?不太清楚法院调解书在执行方面的具体效力,希望得到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法院调解书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所制作的法律文书。简单来说,就是在法院的见证下,双方就矛盾达成了一致的处理意见并形成的书面文件。


关于法院调解书是否具有直接执行的效力,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这明确赋予了法院调解书和生效判决、裁定一样的强制执行效力。


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法院调解书中确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凭借调解书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来保障调解书内容的实现。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不过,申请强制执行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调解书必须是已经生效的。一般来说,双方当事人签收调解书后,调解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其次,要在规定的申请执行期限内提出申请。根据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综上所述,法院调解书具有直接执行的效力,这为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对方不履行调解书义务的情况,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确保调解书所确定的权益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