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集资诈骗罪如何量刑处罚?

我亲戚参与了一个集资项目,后来发现是诈骗。现在他因集资诈骗罪被抓了,我想知道法律对于刑事集资诈骗罪是怎么量刑处罚的,判罚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好心里有个底。
张凯执业律师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这种犯罪行为严重扰乱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的量刑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那么,如何界定“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其他严重情节”呢?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对于“其他严重情节”,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来判断。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量刑时会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是犯罪数额,数额越大,量刑通常越重。其次是犯罪情节,比如是否有自首、立功、坦白等情节。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首情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有立功表现,根据《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另外,退赃退赔情况也会影响量刑,如果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赃退赔,挽回被害人损失,法院在量刑时也会酌情从轻处罚。


刑事集资诈骗罪的量刑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要结合具体的犯罪数额、情节等因素,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准确判断。对于涉嫌集资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来说,了解这些法律规定,有助于正确认识犯罪行为的后果,同时也可以在合法的范围内争取从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