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造成犯罪和造不成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我前段时间开车出门,不小心和另一辆车发生了碰撞。现在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种情况会不会构成犯罪。我想了解一下,交通事故造成犯罪和造不成犯罪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具体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张凯执业律师

交通事故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但并非所有的交通事故都会构成犯罪,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从概念上来理解。交通事故造成犯罪,简单来说,就是在交通事故中,行为人因为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并且这种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触犯了刑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交通事故造不成犯罪,就是虽然发生了交通事故,但行为人的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的标准,通常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


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具体来说,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第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比如,张三在驾驶过程中严重超速,结果与其他车辆相撞,导致对方车辆上一人死亡,经交警认定张三负事故的全部责任,那么张三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第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例如,在一场多车相撞的事故中,造成三人死亡,经认定各方负同等责任,这种情况下也可能构成犯罪。第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比如李四开车撞坏了路边的商店,经评估损失达到了四十万元,李四负事故主要责任,且他没有能力赔偿这四十万元,那么李四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此外,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如果交通事故没有达到上述犯罪标准,那么通常就不构成犯罪。比如,两车发生轻微刮擦,双方车辆只有轻微损坏,人员也没有受伤,这种情况下一般只需要根据交警的责任认定,进行民事赔偿就可以了,也就是双方协商或者通过保险公司来赔偿车辆的维修费用等。再比如,有些交通事故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责任划分比较明确,且损失数额较小,行为人也积极承担了赔偿责任,这种情况也不会构成犯罪。


总之,交通事故是否构成犯罪,主要依据事故造成的后果、行为人在事故中所负的责任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等因素来综合判断。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在遇到交通事故时,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和面临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