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区别以及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涉及责任判定的事情,不太清楚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到底有啥区别,也不明白它们各自是什么意思。想知道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三种责任是怎么界定的,对当事人又会有什么样不同的影响。
杰律特约律师执业律师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是法律领域中三种不同类型的责任,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区别。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这里的行政法律规范,就是政府为了管理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制定的一系列规则。比如,商家没有按照规定明码标价,这就违反了价格方面的行政法律规范,可能会被市场监管部门处以罚款,这种罚款就是行政责任的一种表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机关有权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行政处罚,这就是行政责任的法律依据之一。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依照刑事法律规定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犯罪行为就是严重危害社会、违反刑法的行为。比如,某人故意杀害他人,这就构成了故意杀人罪,要受到刑事处罚,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各种犯罪行为及其相应的刑罚都做了明确规定,这是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因为它涉及到对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的限制和剥夺。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或者不履行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简单来说,就是在民事活动中,一方侵犯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或者没有履行约定的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甲向乙借了钱却不按时归还,这就违反了双方的借款约定,甲需要承担偿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等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准则,它对各种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都做了详细规定,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等都是常见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三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性质上,行政责任是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制裁;刑事责任是对犯罪行为的惩处;民事责任主要是为了弥补受害人的损失,恢复被破坏的民事关系。在承担方式上,行政责任通常包括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和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等);刑事责任主要是刑罚,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等;民事责任则多为财产赔偿、恢复原状等。在追究主体上,行政责任由行政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检察院、法院等)追究;民事责任一般由受害人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