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利法人是否需要营业执照?

我打算成立一家营利法人性质的企业,但是不太清楚按照法律规定,营利法人是不是必须要办理营业执照。没有执照的话,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就怕后续经营出问题,所以想问问这方面的具体法律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在我国,营利法人是需要营业执照的。下面将详细为您解释其中的法律规定。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营利法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六条规定,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也就是说,只要是以营利为目的,将利润分配给出资人的法人组织,都属于营利法人的范畴。那么,关于营业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市场主体应当依照本条例办理登记。未经登记,不得以市场主体名义从事经营活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无需办理登记的除外。营利法人作为市场主体的一种,自然需要进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是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准许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凭证。它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不仅是市场主体合法经营的依据,也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营利法人而言,取得营业执照意味着其经营活动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保护。同时,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事项,如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也明确了法人的基本信息和经营边界。如果营利法人未取得营业执照就开展经营活动,会面临相应的法律后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未经设立登记从事经营活动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关闭停业,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综上所述,营利法人必须办理营业执照才能合法地开展经营活动。这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