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会导致合同无效吗?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可后来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现在我不确定这个合同还有没有效。我想知道,在法律上,不可抗力是不是就一定会让合同无效呢?我该怎么处理后续的事情呢?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不可抗力是否会导致合同无效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不可抗力和合同无效这两个概念。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人力无法控制的事件,比如地震、洪水、战争等。而合同无效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法律明确列举的合同无效情形中并没有不可抗力。


那么,不可抗力对合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这意味着,不可抗力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合同无效,而是可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此时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在实际情况中,如果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合同当事人应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首先,受不可抗力影响不能履行合同的一方要及时通知对方,告知对方自己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以及预计的影响时间等。其次,要在合理期限内提供发生不可抗力的证明,比如政府发布的自然灾害公告、战争相关的新闻报道等。对方在接到通知后,也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如果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请求赔偿。


如果因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例如,因为洪水导致用于举办大型活动的场地被淹,活动无法如期举行,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综上所述,不可抗力一般不会导致合同无效,但可能会影响合同的履行,当事人应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