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有体现为人民服务吗?

我看了《人民的名义》这部剧,里面情节很复杂,有好多人在权力和利益中纠葛。我就想知道,从法律和现实意义的角度,这部剧有没有体现为人民服务呢?我有点拿不准,想听听专业的分析。
张凯执业律师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从多个层面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宗旨,并且与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紧密相连。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也有诸多体现。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从根本大法的层面确立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也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


在《人民的名义》中,主角侯亮平作为反贪局侦查处处长,他不畏强权,坚决打击贪污腐败行为。他深入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将那些损害人民利益的官员绳之以法。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从法律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贪污罪、受贿罪等相关罪名的规定,这些法律条文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的利益。侯亮平的行为正是在践行法律赋予的职责,通过打击犯罪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为人民服务。


剧中的李达康书记,虽然在工作方式上有一些争议,但他始终把GDP和城市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他致力于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发展,这实际上也是在为人民服务。因为经济的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各项行政工作的职责。李达康书记的行为符合法律赋予地方政府的职责,是通过推动地方发展来为人民谋福祉。


再看剧中的易学习,他在基层默默奉献,关心群众的实际问题。他关注拆迁户的安置问题,努力解决群众的住房困难,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重视。这与我国的《民法典》中关于保障公民财产权益等相关规定相契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为人民服务。


从整部剧来看,无论是正面人物打击腐败、推动发展,还是对负面人物贪污腐败行为的批判,都在强调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它反映了在法治社会中,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法律的要求和责任。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而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也在不断提醒着人们,公职人员必须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职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