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是否触犯了刑法?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在一定情况下是会触犯刑法的。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假冒伪劣农药。简单来说,假冒农药就是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而伪劣农药则是指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失去使用效能的或者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农药。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罪。该条规定,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 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里的“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一般以二万元为起点;“重大损失”,一般以十万元为起点;“特别重大损失”,一般以五十万元为起点。
所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是很可能触犯刑法的。对于广大从业者来说,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所生产销售的农药符合质量标准,避免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同时,这也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