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人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我朋友和一群人出去喝酒,结果喝酒过程中死亡了。现在家里人都很伤心,也不知道这种情况有没有赔偿,赔偿标准是怎样的。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对于喝酒人死亡的赔偿是怎么规定的。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喝酒人死亡赔偿标准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即并非所有喝酒死亡的情况都能获得赔偿,只有在存在侵权行为或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下,相关责任方才需承担赔偿责任。下面为您详细分析不同情形及相应的赔偿标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几种情形。第一种是强迫性劝酒。比如在酒桌上,有人通过言语刺激、打赌等方式,迫使他人过量饮酒。这在法律上属于侵犯他人健康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因为强迫性劝酒导致喝酒人死亡,劝酒者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二种情形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有些人本身患有不适宜饮酒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而劝酒者明知这一情况却依然劝酒,最终导致喝酒人死亡,劝酒者同样要承担侵权责任,依据同样是《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第三种情况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当喝酒人已经处于醉酒状态,失去自我照顾能力时,共同饮酒人有义务将其安全送回家或交给其家属照顾。如果没有履行这一义务,导致喝酒人因无人照顾发生意外死亡,共同饮酒人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这是基于民法中的安全保障义务。最后一种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如果共同饮酒人明知喝酒人要驾车回家,却没有进行劝阻,导致喝酒人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共同饮酒人也存在一定的过错,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赔偿的具体项目和标准。赔偿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疗费是指为治疗喝酒人因饮酒导致的身体损害所支出的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是指喝酒人因受伤无法正常工作而减少的收入。该解释第七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家属的一种经济补偿。根据该解释第十五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丧葬费是用于办理死者丧葬事宜的费用。依据该解释第十四条规定,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此外,还可能包括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其他费用。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在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各方的过错程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例如,如果喝酒人自身存在一定的过错,如明知自己不能喝酒却大量饮酒,那么其自身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相应地会减轻其他责任方的赔偿比例。所以,喝酒人死亡赔偿标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