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无论金额多少都没有死刑,这是由谁规定的?

我不太明白,在我印象里贪污是很严重的犯罪,可现在好像不管贪污多少钱都没有死刑了。我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规定了贪污没有死刑,这样规定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张凯执业律师

在我国,贪污罪并非无论金额多少都不会判处死刑,而是要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和法律规定来综合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贪污罪的量刑作出了详细规定。该条文指出,贪污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这意味着,贪污犯罪依然保留了死刑这一刑罚。




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从法律层面看,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对于贪污犯罪,要根据贪污的金额、犯罪情节、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来衡量其社会危害性,进而确定合适的刑罚。如果贪污行为极其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带来了特别重大的损失,就可能适用死刑;而对于一些情节相对较轻的贪污行为,则适用相对较轻的刑罚。




从社会层面看,刑罚的目的不仅是惩罚犯罪,还包括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保留死刑对于那些情节特别恶劣的贪污犯罪具有威慑作用,能够警示潜在的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尊严。同时,法律也注重对罪犯的改造和教育,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立法程序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制定和修改刑法时,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论证,以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所以,关于贪污罪的刑罚规定,是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后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