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没有造成后果的会怎么处理?

我之前因为一些糊涂想法参与了虚假诉讼,但是后来及时醒悟,没有造成什么实际后果。我现在特别担心会受到处罚,想知道法律对于这种虚假诉讼没有造成后果的情况是怎么处理的,心里一直很忐忑,希望能得到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在了解虚假诉讼未造成后果如何处理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白什么是虚假诉讼。虚假诉讼指的是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


从法律层面来看,即便虚假诉讼没有造成后果,也并非不会受到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等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虚假诉讼而言,即便没有造成后果,但只要符合虚假诉讼的构成要件,法院依然有权依据该条法律,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罚款、拘留等处罚。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也对虚假诉讼罪作出了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虽然没有造成后果可能不属于情节严重,但只要是故意实施了虚假诉讼行为,扰乱了司法秩序,就有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没有造成后果的情况,在量刑时通常会从轻考虑。


司法机关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比如虚假诉讼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程度、实施虚假诉讼的手段、对司法资源的占用情况等。如果行为人是初犯,且主观恶意较小,及时认识到错误并停止了虚假诉讼行为,没有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在处罚时可能会相对较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逃避法律责任。因此,即便虚假诉讼没有造成后果,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被发现,依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