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处理纠纷的方法有哪些?

我在医院看病时和医院产生了纠纷,现在不知道医院一般会用什么方法来处理这类纠纷。我想了解一下具体有哪些处理方式,这样我心里也能有个底,知道该怎么应对后续的情况。
杰律特约律师执业律师

医院处理纠纷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


首先是协商解决。这是一种较为常见且相对温和的方式,指的是医院和患者双方就纠纷相关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一起探讨解决方案。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的意见。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协商解决的好处在于程序简单、成本低,能够快速解决问题,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比如一些小型的医疗服务纠纷,像护士发错药但未造成严重后果,通过双方协商,医院给予一定的补偿和道歉,患者可能就会接受,纠纷得以解决。


其次是行政调解。当医患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纠纷进行调查和调解。《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指定1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医患双方可以委托代表参加调解。卫生行政部门作为专业的管理机构,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能够较为客观地分析纠纷的原因和责任。例如在一些涉及医疗事故争议的纠纷中,卫生行政部门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协调双方的利益,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再者是仲裁。仲裁是医患双方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具有专业性、保密性和高效性等特点。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需要遵守。不过仲裁需要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并且仲裁费用相对较高。例如,在一些涉及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案件中,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在发生纠纷时就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


最后是诉讼。诉讼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最后手段。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责任。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和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则。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断医院是否存在过错以及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在一些严重的医疗事故纠纷中,患者通过诉讼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