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怎样确定工程款的?
在工程款纠纷案件中,法院确定工程款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过程,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判断。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法院确定工程款的常见方法和依据。
首先,合同约定是法院确定工程款的重要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八十八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如果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对工程款的计算方式、计价标准、支付时间等有明确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法院通常会按照合同约定来确定工程款。例如,合同约定按照固定总价结算,在没有发生合同约定的调整事由时,法院会依据合同约定的总价来确定工程款。
其次,当合同对工程款约定不明确或者没有约定时,法院会参考相关的计价标准和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建设工程的计价标准或者计价方法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结算工程价款。因设计变更导致建设工程的工程量或者质量标准发生变化,当事人对该部分工程价款不能协商一致的,可以参照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或者计价标准结算工程价款。也就是说,法院可以参照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定额、市场价格信息等进行核算。
再者,对于工程变更部分的工程款确定,也是法院审理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现场条件变化等原因,往往会导致工程量的增减和工程价款的调整。如果当事人能够就工程变更部分的价款达成补充协议,法院会按照补充协议来确定该部分工程款。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证据来确定工程变更的范围和价款。比如,承包人提供的工程变更签证、施工日志、图纸等证据,能够证明工程变更的事实和具体工作量,法院会以此为依据进行核算。
另外,对于工程造价鉴定,也是法院确定工程款的重要手段。当当事人对工程款数额存在较大争议,且通过上述方法无法准确确定工程款时,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委托有资质的工程造价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机构会根据工程资料、现场勘查等情况,按照相关的计价标准和方法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报告。法院会对鉴定报告进行审查,如果鉴定程序合法、依据充分,会将鉴定结论作为确定工程款的参考。
最后,在确定工程款时,法院还会考虑工程质量问题。如果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者国家相关标准,发包人有权要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等责任。法院会根据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修复所需的费用,对工程款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承包人拒绝修复或者修复后仍不合格,法院可能会减少工程款的支付或者要求承包人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法院确定工程款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需要依据合同约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等,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进行判断。在工程款纠纷中,当事人应当及时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便在诉讼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