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赔偿系数是怎么确定的?

之前不小心受了人身损害,现在涉及到赔偿问题,听说有个赔偿系数,但是不太清楚这个系数是怎么确定的。不知道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定,担心自己的赔偿会因为系数问题受到影响,想了解一下具体的确定方法。
杰律特约律师执业律师

人身损害赔偿系数主要是在多等级伤残的情况下用于计算赔偿金额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理解它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人身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是指当人的生命、健康、身体受到不法侵害,造成伤害、残疾、死亡及精神损害时,要求赔偿义务人以财产进行赔偿的侵权法律制度。


在确定人身损害赔偿系数时,对于单等级伤残,相对比较简单,一般一级伤残的赔偿系数为100%,二级伤残为90%,以此类推,十级伤残为10%。


而在多等级伤残的情况下,确定赔偿系数就更为复杂。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是“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方法。即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加上其他伤残等级的附加指数之和,但附加指数之和一般不超过10%,赔偿系数总和不超过100%。


例如,某人有一个八级伤残和一个十级伤残,八级伤残的赔偿指数为30%,十级伤残的附加指数一般为2%,那么总的赔偿系数就是30% + 2% = 32%。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赔偿系数,但明确了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而赔偿系数是用于具体计算残疾赔偿金等赔偿项目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