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应该怎样约定违约责任?

我最近要和别人签合同,但是不太清楚合同里违约责任该怎么约定。不知道要写哪些内容,按什么标准来定,也怕约定得不合理没法律效力。想了解下合同约定违约责任的具体方法和要点。
张凯执业律师

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是保障合同顺利履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以下将详细介绍如何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


首先,要明确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继续履行是指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完成应尽的义务。例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如果卖方违约不交付房屋,买方可以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合同交付房屋。采取补救措施则是针对履行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况,违约方采取措施使合同履行符合约定标准。比如,商品质量有问题,卖方负责修理、更换等。赔偿损失是最常见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违约方需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其次,关于违约金的约定。违约金是指由当事人约定的,在一方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在约定违约金时,要合理确定数额或计算方法,既要考虑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也要避免过高或过低。过高的违约金可能被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过低则可能无法充分弥补损失。


再者,要明确违约的情形。在合同中详细列举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形,例如在租赁合同中,承租方未按时支付租金、提前退租,出租方未按时交付房屋、擅自提高租金等都属于违约情形。明确违约情形可以让双方清楚知道哪些行为会构成违约,从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加以避免。


另外,还可以约定违约的免责事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除不可抗力外,双方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其他免责事由,但约定的免责事由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最后,在合同中还应明确争议解决的方式。当发生违约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如果选择仲裁,要明确仲裁机构;如果选择诉讼,要明确管辖法院。通过明确争议解决方式,可以在发生纠纷时高效解决问题。


总之,合同约定违约责任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遵循法律规定,结合具体合同的性质和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合理的约定,以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