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离职应出勤天数如何计算?
我这个月准备离职,但是不清楚公司算工资时这个月的应出勤天数是怎么确定的。我听说不同情况计算方式不一样,比如月初离职、月中离职之类的。我就想知道到底该怎么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这样我才能知道公司给我算的工资对不对。
张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当月离职应出勤天数的计算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应出勤天数”这个概念。应出勤天数指的是在一个月里,员工按照公司规定原本应该上班的天数。这可不是简单地把一个月的总天数算出来就行,得把法定节假日、公休日这些不用上班的日子去掉。
在实际计算当月离职应出勤天数时,会因为离职时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计算方式。
如果是月初离职,也就是说员工在月初就提出离职并且很快就办理了离职手续。这种情况下,应出勤天数就是从员工上班的第一天开始,算到离职当天为止,把其中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刨除后的天数。例如,员工在5月2日离职,5月1日是法定节假日,那么应出勤天数就是1天。
要是月中离职,计算就稍微复杂一点。要先确定这个月总的应出勤天数,然后根据员工实际工作的天数来计算。比如,一个月通常应出勤22天,员工在15号离职,其中包含了2天公休日,那么员工的应出勤天数就是从1号到15号,去掉2天公休日,一共是13天。
而月末离职的情况,一般来说应出勤天数就是这个月完整的应出勤天数。不过,要是员工在月末有请假等情况,就得把请假的天数扣除。比如,一个月应出勤22天,员工在28号到31号请假4天,那么应出勤天数就是22 - 4 = 18天。
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年工作日为365天 - 104天(休息日) - 11天(法定节假日)= 250天;季工作日为250天 ÷ 4季 = 62.5天/季;月工作日为250天 ÷ 12月 = 20.83天/月。这里的月工作日其实就为我们计算应出勤天数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用人单位和员工在计算当月离职应出勤天数时,都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合理规定,确保计算结果公平合理。这样既能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也能维护用人单位的正常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