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该如何计算,其计算公式是什么?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概念以及得房率的计算公式。
首先来了解一下套内建筑面积和销售面积这两个概念。套内建筑面积是我们真正能够使用的房子面积,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套内使用面积,通俗来讲,就是房间内可以实际用来摆放家具、活动的空间大小。比如卧室、客厅、厨房这些空间的面积总和。第二部分是套内墙体面积,也就是房子里面分隔各个房间的墙以及与邻居共用的墙所占的面积。第三部分是阳台建筑面积,根据阳台的封闭情况不同,计算方式也有所差异。如果是封闭阳台,就按照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算;如果是非封闭阳台,则按照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销售面积则是我们买房时合同上所写的面积,它等于套内建筑面积加上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等。这些公共区域的面积会分摊到每一户的头上。
得房率的计算公式就是:得房率 = 套内建筑面积 / 销售面积 × 100% 。
举个例子帮助你理解。假设一套房子的套内建筑面积是 80 平方米,销售面积是 100 平方米,那么按照公式计算,得房率 = 80 ÷ 100 × 100% = 80% 。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时,应当向买受人明示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以及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等信息。所以在买房过程中,我们有权要求开发商提供这些数据,从而自己计算得房率,以此来判断房子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得房率越高,意味着我们能够实际使用的面积相对越大,但得房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如果得房率过高,可能意味着公共区域面积过小,会影响居住的舒适度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