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后房产怎么算?
在探讨复婚后房产如何计算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夫妻共同财产,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共同拥有的财产;而个人财产,则是夫妻一方在婚前或者婚后依法单独拥有的财产。这两者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区分,对于复婚后房产的归属判定至关重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归夫妻共同所有。这里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从结婚登记开始到离婚登记或离婚判决生效结束。而复婚实际上是一个新的婚姻关系的开始。所以,如果房产是在第一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且没有特殊约定,那么在离婚分割时已经确定了归属。如果是判决或者协议给一方,那么在复婚后,该房产就属于这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
举个例子来说,甲乙两人第一次婚姻期间购买了一套房产,离婚时法院判决房产归甲所有。那么在他们复婚之后,这套房产就属于甲的婚前个人财产。即使两人再次离婚,乙也不能要求分割这套房产,除非甲自愿将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另外,如果在复婚后,双方对房产进行了约定,比如签订书面协议约定该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就按照约定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所以,只要有合法有效的书面约定,房产的归属就可以按照约定改变。
此外,如果复婚后,夫妻双方对房产进行了共同的还贷、装修等行为,对于共同还贷及相应增值部分,未获得房产的一方可以要求获得补偿。这是因为,虽然房产可能属于一方的婚前财产,但另一方在复婚后参与了房产的部分投入,理应得到相应的回报。比如,甲的房产在复婚后,甲乙共同还贷了一部分,那么离婚时,乙可以就共同还贷部分及对应的增值部分要求甲给予补偿。这种补偿是基于公平原则,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