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车被撞误工费怎么计算?
我开的是运营车,前几天被别的车撞了,车送去维修耽误了好几天没法运营。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误工费该怎么算,是按什么标准来确定赔偿金额呢,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张
✓张凯执业律师
运营车被撞后的误工费,在法律上一般称为停运损失。下面将详细为您解释其计算方式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停运损失是指运营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到修复期间,因无法正常运营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这是一种间接损失,但在法律规定下,责任人需要进行赔偿。
关于计算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计算停运损失,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营收入。可以根据事故发生前一定期限内的平均收入来确定。比如,如果您有运营记录或者账目,能清晰显示过去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月平均收入,以此为基础计算每天的收入。假设您过去一年月平均收入是 15000 元,那么平均每天收入大约就是 500 元(15000÷30)。
二是停运时间。一般是从车辆被撞无法运营开始,到车辆修复完毕可以重新投入运营为止。这需要有维修厂的相关证明,证明车辆维修的具体时长。比如维修了 10 天,那么这 10 天就是停运时间。
将每天的运营收入乘以停运时间,就能得出大概的停运损失金额。例如前面提到每天收入 500 元,维修 10 天,那么停运损失就是 5000 元(500×10)。
不过,如果双方对停运损失金额有争议,也可以通过专 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机构会综合考虑车辆类型、运营路线、市场行情等多方面因素,给出更合理准确的停运损失金额。
在实际索赔过程中,您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运营记录、维修证明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和侵权人协商不成,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