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如何讨要工资?

我刚辞了工作,但是公司一直拖着不给我发工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要这笔钱,担心自己方法不对要不回来。想问下,辞职后有什么正确的方法能把工资要回来呢?具体该怎么做?
张凯执业律师

当劳动者辞职后遭遇工资被拖欠的情况,可以通过多种合理合法的途径来讨要工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种方式成本低且最直接。劳动者可以直接找到单位负责人,心平气和地说明情况,要求支付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所以,劳动者辞职后,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规定支付工资。在协商时,劳动者要清楚表达自己的诉求,提供准确的工作时间和应得工资数额等信息。


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政府部门。劳动者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如果发现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会责令其限期支付。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申请劳动仲裁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劳动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适用本法。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最后,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相关要求。通过法院判决,劳动者可以更有力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劳动者在辞职后讨要工资时,要了解自己的权利,选择合适的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